從地圖上的時間看歷史:從地理大發現到數位時代500年的百幅地圖,如何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封面

地圖反映的不只有空間,還有時間。

地圖也為我們指出過去、現在和未來,人類時間和宇宙時間。


一張風景湖畫竟是了解地球年齡的窗口;

語言學家也用地圖研究語法;

地質學家啟發了心理學家研究人腦如何理解深度時間;

利瑪竇一人影響了古代東亞國家的地圖文化;

美國南北戰爭竟讓美國歷史底圖短時間內蓬勃發展……


本書指出在當今數位地圖把時間感插入地圖空間媒介的舉措,在縱觀過去五百年之間早已存在。

合編本書的兩位史丹佛大學歷史教授凱倫・維根和卡洛琳・維特爾集結了著名學者來研究世界各地的地圖是如何描繪時間,

著眼於西班牙、美洲、歐洲、美國和亞洲所繪製的地圖,

從阿茲特克人繪製的特諾奇提特蘭地圖,到早期的現代日本人重建西方入侵之前的懷舊地景風貌的地圖,

再到十九世紀美國人努力解決「深度時間」(deep time)的新概念等等一一探究。全書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亞太平洋

東亞的地圖文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連續地圖傳統發源地。

我們通常認為歷史地圖學最早出現在近世早期的歐洲,但實際上在大致相同時期的亞洲卻有其獨立的歷史。

正當歐洲的相關人事物影響了亞洲歷史地圖學的發展,如利瑪竇等耶穌會士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編者亦展示了亞洲特有的企圖、恐懼及希望如何塑造當地歷史地圖學的實務現象。


第二部分  大西洋世界

這裡提出三種截然不同的時間地圖,每種都是近世早期大西洋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產物:

阿茲特克地圖是如何對西班牙殖民政權所強加的時間和空間觀念上進行隱性的批判、

歐洲製圖師、雕塑家及畫家如何運用「面紗」表現時間在揭開與隱藏新知識方面的角色,

以及看似和地圖學沒什麼直接關係的語言學語法圖。


第三部分  美國

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一系列的地圖精心繪製了屬於美國的全新故事,

在不斷擴大的領土上展開,原住民被清空、被「進步」的無情力量給填滿。

同時,其他的時空探索也跟著出現,比如第一批試圖將十九世紀驚人的新深層時間概念視覺化的地圖,它們用十億年的地球年齡取代了《聖經》中所規定的傳統六千年紀年法。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來自亞洲、美洲和歐洲100多幅精彩的彩色地圖和插圖,對於地圖從古到今有濃厚興趣的人,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從地圖開始出現的500多年前,到現今的數位地圖,本書介紹各類型的地圖技術,也從中分析它們的優缺點。

透過世界各地的地圖文化和地圖繪製技術,揭露人類如何透過地圖訴說歷史,甚至發展出可以表現時間流動的地圖。

本書也討論連結過去、現在和未來,人類時間和宇宙時間的「深度時間」:地球甚至是宇宙的時間從哪裡開始,盡頭又在哪裡呢?

 

已選取的頁面

常見字詞

書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