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Ben shu bao gua liang bu fen : gu dian wen xue yu yuan zhu min wen xue ; xin wen xue, ru xue yu ben tu hua yun dong. |
搜尋書籍內容
第 1 到 3 筆結果,共 33 筆
第 4 頁
在光復初期歡迎祖國的感人畫面中,我們看到民間漢文化是不可缺席的角色。光復之初,臺灣到處是牌樓、對聯,葉榮鐘回憶當時臺中火車站前,「由一個姓許的營造商獨力捐建一個堂皇美觀的牌樓,聽說費用達數萬舊臺幣。因此各地方也仿效築造,一面歡迎的對聯也陸續 ...
在光復初期歡迎祖國的感人畫面中,我們看到民間漢文化是不可缺席的角色。光復之初,臺灣到處是牌樓、對聯,葉榮鐘回憶當時臺中火車站前,「由一個姓許的營造商獨力捐建一個堂皇美觀的牌樓,聽說費用達數萬舊臺幣。因此各地方也仿效築造,一面歡迎的對聯也陸續 ...
第 4 頁
陳昭瑛 光復初期「臺灣文化」的概念。義的研究指出:「民國三十四年臺灣一光復,歌仔戲立即重整旗鼓。據業者回憶,當時只要有兩個老戲箱,就可以整團,所以復原的速度相當的驚人,只短短一年便有上百個劇團。」(曾永義一九八八:六六)陳正之也指出:「日本人投降 ...
陳昭瑛 光復初期「臺灣文化」的概念。義的研究指出:「民國三十四年臺灣一光復,歌仔戲立即重整旗鼓。據業者回憶,當時只要有兩個老戲箱,就可以整團,所以復原的速度相當的驚人,只短短一年便有上百個劇團。」(曾永義一九八八:六六)陳正之也指出:「日本人投降 ...
第 7 頁
吳濁流在《臺灣連翹》特別提及此劇在中山堂演出「 曾經以木刻刀刻畫臺灣現實的畫家中 光復初期「臺灣文化」的概念轟動一時」,而「此劇內容甚為簡單,是描寫一面牆的兩邊,一邊過的是奢華的生活,另一邊卻是三餐不繼,與其說是因為對白有諷刺,演技上乘, ...
吳濁流在《臺灣連翹》特別提及此劇在中山堂演出「 曾經以木刻刀刻畫臺灣現實的畫家中 光復初期「臺灣文化」的概念轟動一時」,而「此劇內容甚為簡單,是描寫一面牆的兩邊,一邊過的是奢華的生活,另一邊卻是三餐不繼,與其說是因為對白有諷刺,演技上乘, ...
讀者評論 - 撰寫評論
我們找不到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