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Ben shu bao gua liang bu fen : gu dian wen xue yu yuan zhu min wen xue ; xin wen xue, ru xue yu ben tu hua yun dong. |
搜尋書籍內容
第 1 到 3 筆結果,共 60 筆
第 4 頁
這是我想到的問題。如果說漢文是外來的,那麼羅馬拼音不也是外來的嗎哀, (見《論語·鄉黨》)表現了儒家對死亡的排斥、對生命的禮讚。「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句話把人的求生欲望窮究於天,以加強這種欲望的正當性與普遍性,但這句 6 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人也!
這是我想到的問題。如果說漢文是外來的,那麼羅馬拼音不也是外來的嗎哀, (見《論語·鄉黨》)表現了儒家對死亡的排斥、對生命的禮讚。「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句話把人的求生欲望窮究於天,以加強這種欲望的正當性與普遍性,但這句 6 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人也!
第 頁
日據後期八年(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是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挫折期,也浮現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即以日文寫作進行反日可能遭遇的問題(這問題亦出現於今日的原住民運動,因原住民作家以漢文寫作,從事反漢化運動)。假如語文只是純粹的工具,則用以從事各種目的的寫作 ...
日據後期八年(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是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挫折期,也浮現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即以日文寫作進行反日可能遭遇的問題(這問題亦出現於今日的原住民運動,因原住民作家以漢文寫作,從事反漢化運動)。假如語文只是純粹的工具,則用以從事各種目的的寫作 ...
第 頁
為何這又是一個認同的問題?由於認同臺灣,陳芳明和 才是 認知層面與認同層面常是互為因果,因為不認同中國,所以只從負面去認知中國·又由於只認知到負面的中國,於是更加強反中國的傾向。同樣的情形也發生於光復以來,我都不可能以負面價值來界定臺灣性, ...
為何這又是一個認同的問題?由於認同臺灣,陳芳明和 才是 認知層面與認同層面常是互為因果,因為不認同中國,所以只從負面去認知中國·又由於只認知到負面的中國,於是更加強反中國的傾向。同樣的情形也發生於光復以來,我都不可能以負面價值來界定臺灣性, ...
讀者評論 - 撰寫評論
我們找不到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