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Ben shu bao gua liang bu fen : gu dian wen xue yu yuan zhu min wen xue ; xin wen xue, ru xue yu ben tu hua yun dong. |
搜尋書籍內容
第 1 到 3 筆結果,共 36 筆
第 頁
惜,對此葉榮鐘解釋為「非難日本侵華」(葉榮鐘:二九五)文協真的如某些人所說是臺灣獨立文化的開端嗎?要言「獨立」乃是指獨立於日本文化之外,而中國反而是臺灣文化的來源。前面曾言樑社成員與文協成員多有重疊,林獻堂與林幼春便分別擔任文協最高幹部總理、 ...
惜,對此葉榮鐘解釋為「非難日本侵華」(葉榮鐘:二九五)文協真的如某些人所說是臺灣獨立文化的開端嗎?要言「獨立」乃是指獨立於日本文化之外,而中國反而是臺灣文化的來源。前面曾言樑社成員與文協成員多有重疊,林獻堂與林幼春便分別擔任文協最高幹部總理、 ...
第 3 頁
(轉引自葉榮鐘一九七一:三 O 三)可見不論舊文協、新文協都有關懷農工的左翼精神,只是 夏季學校第二次講習(一九二五年) 光復初期「臺灣文化」的概念是道教佛教共通的祭典,是臺灣最普遍最隆重的拜拜。但是一般知識分子卻對此並不熱 o .
(轉引自葉榮鐘一九七一:三 O 三)可見不論舊文協、新文協都有關懷農工的左翼精神,只是 夏季學校第二次講習(一九二五年) 光復初期「臺灣文化」的概念是道教佛教共通的祭典,是臺灣最普遍最隆重的拜拜。但是一般知識分子卻對此並不熱 o .
第 9 頁
(葉榮鐘一九八五:一五七)徐復觀對這段描述曾謙稱:「在葉先生的大文中,說他(莊垂勝)因受我的影響而晚年用力研究儒家思想,但實際上, ... 葉榮鐘甚至認為莊垂勝「晚年受徐復觀教授 o 傳統與用中國人的眼光去接受新思潮、新文化的意義上,是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葉榮鐘一九八五:一五七)徐復觀對這段描述曾謙稱:「在葉先生的大文中,說他(莊垂勝)因受我的影響而晚年用力研究儒家思想,但實際上, ... 葉榮鐘甚至認為莊垂勝「晚年受徐復觀教授 o 傳統與用中國人的眼光去接受新思潮、新文化的意義上,是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讀者評論 - 撰寫評論
我們找不到任何評論。